科任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栏观点

文章内容

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_和平大战 奥运会

tamoadmin 2024-07-19
1.60后碰上90后,她们会创造出怎样的世界2.郎平教练讲述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3.夺冠**观后感范文4.奥运赛场上的国籍问题5.东京奥运开始倒计时,你最期待的是

1.60后碰上90后,她们会创造出怎样的世界

2.郎平教练讲述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

3.夺冠**观后感范文

4.奥运赛场上的国籍问题

5.东京奥运开始倒计时,你最期待的是什么项目?

60后碰上90后,她们会创造出怎样的世界

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_和平大战 奥运会

《记忆》的主持人孙宇说过:每一次的成功,都意味着大冒险,胜利只属于那些敢于突破的人。郎平的魅力和影响力,早已经全面超过了她作为“铁榔头”的时代。

1

2019年,中国女排重回世界第一。

由郎平挂帅的中国女排,凭借十一连胜的傲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夺取冠军。这也是继1981年世界杯后,荣膺世界三大赛十冠王。

值得一提的是,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功勋卓著!

早前身为运动员,是1981、1982、和1985年,四夺世界冠军的核心功臣。

后续转型成为名帅,在2015 、2016、2019,三夺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迎来又一高光时刻。

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中国女排再获殊荣,成为22个集体,最美称号获得者之一。

在国庆当天的庆典上,中国女排登上了彩车,在祖国万岁的方阵中,以压轴方式亮相。

郎平:“没有想过,其实是十一场球,一点一点拼吧!很多细节,很多技术方面是每一天积累的结果。

是的,看似偶然,实际必然。女排姑娘们,平时勤奋、执着的训练,终于迎来属于她们的辉煌。

郎平说:16个队员,其实挺难的.

2

《郎平日记与书信》一书中记述了,1981年11月16日夺冠一事:

我们获得了全胜,赢得了真正的世界冠军,这是我们的教练,以及教练的教练,几代人日夜盼望的一天。

1981年世界杯期间,郎平扣球十分勇猛,以至于很少有对手能接住,解说员宋世雄,难掩激动,解说:中国的铁榔头,一锤一个雷霆。

从此”铁榔头“,成了郎平的代名词。

**《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故事,讲的就是年,郎平身为运动员时,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三连冠的故事。

从1981年开始,到1986年,中国女排进入了五连冠时代。

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3

1985年郎平正式从国家队退役,放弃了北京体委副主任一职,怀揣家人凑的90美金,自费去美国留学,从此开始了一段漂泊的旅程。

郎平在国家队虽然艰苦,但是吃穿住行都不用花钱。初到美国的她发现,生存成了大问题。

那时郎平是自费留学,为了挣取学费,她跟学校商量,能不能给你带队,帮你训练,你给我出学费。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赴意大利职业球队打球,赚取学费。

此时,昔日的队友几乎都是处长,主任级的干部,个个事业有成。为此郎平曾自嘲地说:自己是国际农民,跑到国外到处插秧。

郎平回忆说:有时因为伤痛不能上场打球,心里不舒服,觉得挺对不起老板的,觉得人家付我工资,好像欠人家什么似的。

这对昔日万人瞩目的“铁榔头”来说,期间的落差,不言而喻。

几年后,郎平取得美国新墨西哥大学, 体育 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学位。多年的 体育 生涯加上系统化的训练,让她的羽翼更为丰满。

4

在郎平的个人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曾经获得过无数荣誉的中国女排,却陷入了低谷时期。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仅只获得第7名的成绩。

当郎平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她刚刚当上母亲。

她特别想为女排做点什么,她让自己的父亲,替自己去机场迎接女排姑娘,告诉她们来日方长,鼓励她们一定要振作。

1994年,郎平的女儿两岁了,中国女排,依然没有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一年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只获得第8名,甚至连亚运会的冠军都丢了,整个中国女排进入了最低谷。

这时郎平接到排球协会的邀请函,此时的她,自身也陷在两难的境遇中:

一是,女儿才两岁,郎平和白帆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二是,郎平怕挑不起女排的这个重任,耽误女排。

郎平一直没有给出答案。

当时女排的低迷,促使排协一次次,给郎平发电报,当看到电报上出现“祖国需要你”几个大字时,郎平再也坚持不住了。

5

1995年2月15日,郎平回国任教。

那段时间,郎平白天在训练场,训练七八个小时。晚上,再拿出国外队员打球时的录像带,研究外国队员们的特点,寻求对应策略,常常会延续到大半夜。

老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激励着郎平,让她领着女排姑娘们负重前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亚军。赛后,整个赛场的中国人都沸腾了,女排姑娘们哭成一团。

终于,人们看到了女排崛起的希望。

在郎平的统帅下,中国女排重振雄风,获得了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等一系列佳绩。

1998年,女儿白浪处于青春叛逆期,亏欠女儿太多的郎平决定回去照顾女儿,同时休养伤病缠身的自己。

在郎平和女儿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美国女排向郎平发出邀请。

郎平考虑到,中国女排,还没有回到世界排坛的最高峰。郎平拒绝了美国女排的邀请。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放不下排球的她,再次转身到意大利,出任摩德纳俱乐部主教练。

率领球队,相继得到了意甲冠军,欧洲俱乐部杯冠军,名扬世界排坛。

6

2000年后,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的带领下进入到了巅峰期。

此时美国女排再次向郎平发出邀请,女儿也希望妈妈离她近一些。

思虑再三,郎平接受了美国的邀请,2005年正式成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纵观世界排坛,在全部由男教练任职的国家队当中,有一名中国女性,担任美国队的主教练,这应该是件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远离人们视线10年的郎平代领美国队,出现在镜头面前。

由她带领的美国队,和由陈忠和带领的中国队之间的对战,被称为“和平大战。”

最终,美国队取得了银牌,中国队取得了铜牌,这让郎平陷入非议。

同时,很多人在问,如果郎平来担任中国队的主教练,那么中国队是否能获取了更好的成绩呢?

2013年郎平再次接受邀请,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和郎平齐名的三大主攻手之一的米雷利亚·路易斯说:

郎平是一位非凡的球员,为中国乃至世界排球的事业带来了巨大荣耀。

她的才智,同样无与伦比,她有能力在这两方面都达到最高水平。

她能把所有的荣耀和困难,完美的融合到一起,中国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国际排联的一本杂志这样评价郎平:

说她把亚洲排球的理念,比如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和世界智慧和谐的结合起来。

郎平在访时曾说:每次比赛后都要清零,重新开始。方方面面都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7

忙于国家队的郎平,和家人的相处的时间很稀少。

她休的时候去看女儿,用心陪伴,以女儿为主,做很多女儿喜欢的事情!

让女儿感受到:妈妈是很爱她的。

1960年出生的郎平,母亲也已经88岁,一次郎平外出训练回来,在家吃了顿饭就走了。

母亲说:你看,你回咱家就跟酒店似的。

郎平最大的愿望,是能过普通人的生活,她特别羡慕她的姐姐,工作没有那么大的刺激,每天生活的很幸福。能经常和家人去 旅游 ,让自己处于轻松的状态。

希望她能早日实现她的愿望。

写在最后的话:

鲁健说:从铁榔头到郎指导,几十年的时间,她也完成,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身份的转变,岁月可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是一直不变的,就是她性格里的那一份俏皮,那一份真诚。

写这篇文章,怀着敬畏的心情,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但是感觉很平淡,没有写出郎平的精神,那就简单了解下郎平这个吧。

END--

关于作者:

想飞的鱼1003,爱好读书,写作。想重拾儿时的写作梦。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用文字抒发自己的观点,感悟。

郎平教练讲述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

郎平教练讲述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

 8月21日,在里约奥运女排决赛中,中国队与塞尔维亚队大战4局,最终中国队以总3:1战胜强敌塞尔维亚队,12年后重夺奥运金牌。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郎平教练讲述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里约奥运会落下帷幕了,在本届奥运会上郎家军刮起了中国旋风,女排姑娘在功勋教头郎平的带领下走上了奥运冠军最高领奖台。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顶奥运冠军宝座。郎平也实现了从奥运金牌队员到奥运金牌教头的梦想。令人欣喜的,新一代中国女排经过郎平的精心调教,重铸女排精神,让国人振奋。作为多次访女排的济南时报记者王兴步,为女排姑娘骄傲,更为郎平感到自豪。在此,与排球爱好者分享这位老记者与名帅郎平的故事。

 那年挂起?女排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体坛刮起了一股?中国女排旋风?,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1986年,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中国女排一比赛,就成了年轻 人尤其是大学生的节日。王兴步所就读的山东医科大学有很多女排球迷,每逢中国队比赛,数百名同学挤在一个小破楼里,围着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里三层 外三层,观看中国女排比赛直播。看不到电视的同学,只好在外面听宋世雄的解说。郎平、孙晋芳、陈招娣、周晓兰、张蓉芳、曹慧英、陈亚琼、 朱玲、梁艳、 郑美珠、侯玉珠、杨锡兰等一代名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兴步至今对老一代中国女排队员如数家珍。中国女排成了中国体育的一 面旗帜,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年轻人。

 那个年代,?铁榔头?郎平的名字如雷贯耳,她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郎平有很多粉丝,王兴步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郎平在世界体坛是一位响当 当的大牌教练,很多老女排队员退役之后,大都离开了排球领域,而郎平依然坚守。1986年退役的郎平,先到国外打球、做教练,后又回国内执教, 三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排球赛场。2013年4月,郎平在时隔格14年后第二次出任中国女排主帅,重新燃起了国人对中国女排的希望。

 以前,王兴步看中国女排比赛只能看电视直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王兴步做了体育记者之后,王兴步有了与中国女排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更加关注郎平 。

 接受独家专访的?郎大姐?

 王兴步第一次独家专访郎平是在1998年9月19日,那一年她率中国女排来济南比赛,当时中国女排队内一位管理人员宣布不接受任何媒体访。后来在朋友的帮 助下,那位管理人员给王兴步安排了5分钟访郎平的时间。

 王兴步来到郎平下榻的中豪大酒店,见她正与张蓉芳谈工作,就亲切地称她俩大姐,还告诉两位女排名将,自己当年上大学时就是中国女排的铁杆球迷 ,对她俩很崇拜。几句话说得郎平十分高兴,她又是拿香蕉,又是倒茶水,还很客气地说:?有什么问题随便问。?

 王兴步见郎平如此平易近人,没有一点 明星架子,很快进入访状态,与她一聊就是半个小时,从她的职业,到她的家庭 ,再到她的女儿白浪,郎平娓娓道来。访结束,郎平还给济南时报的读者朋友题词留念,那份题词至今还压在王兴步办公桌上玻璃板的下面。

 回到报社之后,王兴步写了一篇独家专访?《听郎平讲述她心中的故事》, 在《济南时报》和《体坛周报》上同时发表,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也就是在那一年,王兴步认识了功勋教练陈忠和,他当时还是郎平的助手,与王兴步成了好朋友。

 北京奥运赛场谦虚的?郎指导?

 王兴步多次访郎平,最难忘的是在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和陈忠和领衔的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相遇。

 ?和平大战?引人关注,更是吸引了众多中外媒体记者,首都体育馆座无虚席,达到了爆满程度。?什么叫震耳欲聋,现在就叫震耳欲聋?,央视解 说员宋世雄激昂的声音将现场火爆的场面描绘得相当清楚,王兴步在记者席上也被他的声音震得不行。

 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的姑娘们,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最终美国女排以3比2获胜。终场哨音刚落,美国队员欢呼雀跃,在场内围成一圈,不停地尖叫,郎平坐在教练席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郎平才站起来,只是与队员拥抱了一下就离开了。虽然郎平带领美国队把中国队给赢了,可是记者没有听到现场球迷的一句倒戈声。

 在新闻发布会厅,郎平表情非常严肃,没有一丝笑容。也许是以美国女排主教练身份出席新闻发布会的缘故,郎平回答问题没有用汉语,而是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中国老女排的一名杰出代表,这次又以美国队主教练身份在自己祖国迎战自己的母队,对此,郎平认为这只是一场很平常的比赛 。郎平说,她做美国队主教练四年,以前与中国队交锋多次。中国队只是美国队在奥运会上一个对手,她更关注的是比赛本身,力求通过专业精神,给队员正确的指示。

 虽然这一次赢了中国队,但郎平认为美国队实力仍然赶不上中国队。在郎平看来,比赛的输赢,除了取决于实力之外,还与场上的情况,以及对对 手的了解情况有关。

 随后进行的美国女排与巴西女排决赛,现场成了美国队的主场,中国球迷都是因为郎平的'原因,所以才尽情地为美国队加油。最后美国队1比3输给巴西队,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郎平为自己的教练生涯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是郎平作为教练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二枚银牌。

 女排队歌见证女排精神

 2013 年中国女排主教练竞聘,郎平在最后时刻决定出山。众所周知,中国女排那两年正处于低潮,主教练席位是一个烫手山芋,郎平能挺身而出, 其精神难能可贵,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再次?救火?,对郎平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结,一种责任。郎平再次上任两年,带领中国女排逐渐走出低谷,在 2014年10月,郎平率队夺得意大利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2015年5月,又夺得亚洲锦标赛冠军。

 2015 年是世界杯年,女排世界杯赛于8月份在日本举行,郎平率队夺得冠军,同时获得直通里约奥运会的资格。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打得十分艰苦,仅名列第四名,获得出线资格。郎平显示出名帅的实力,四分之一决赛,淘汰夺标呼声的东道主巴西 ,半决赛又击败小组曾经输的对手荷兰队,挺进决赛。决赛中面对曾经负于的对手,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形势下,中国女排逆转获胜,为中国代表团贡献 了一枚含金量最重的金牌。这也是中国女排继32年前洛杉矶奥运会和12年前雅典奥运会之后,第三次夺得奥运金牌。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中国女排的队歌,郎平和女排姑娘这次在里约奥运会,拨云见日,笑到了最后。其成功的原因,用郎平的话说,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执着,是一种对排球事业的挚爱。祝贺郎平!祝福郎平!感谢郎平!

;

夺冠**观后感范文

夺冠**观后感范文5篇

《夺冠》是由我们制作有限公司摄制,由陈可辛执导的运动片,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夺冠**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夺冠**观后感1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院以及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全国妇联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供给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排人,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女排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让大家敢于期待来年在东京奥运会的女排赛场上,再次迎来升国旗、奏国歌的荣誉时刻。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向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齐,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郎平看来,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团队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队长朱婷认为,“女排精神”就是传承,从最早的5连冠辉煌延续至今,“女排精神”的实质没有变化,新一代队员一向在丰富内涵,一齐努力,永不放弃。

张常宁认为,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夺冠**观后感2

_月_日晚,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将于大年初一全国公映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励志**》)全球首映礼在北京英皇集团中心举行,记者现场欣赏了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体育影片。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励志**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夺冠》让人热血沸腾!赞叹的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

**不是历史,这部**更不是纪录片,记者怀着一些细节必然有艺术加工的心理踏进首映礼现场,然而惊人的历史重现依然让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记者和不少青年球迷说起当年漳州训练基地竹棚下的艰苦训练,他们甚至怀疑记者话语的真实性。直到这部影片首映,老女排们的艰苦训练再现,不少年轻人都感叹道:“这是真的吗!天呀!”当初上世纪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泥地里训练,在粗糙的木地板场地上进行防守训练,姑娘们身上有不少血水,还扎上了倒刺,训练完毕,大家相互拔刺,包扎伤口,这是真实的历史。至今,在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的博物馆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初老女排训练时用过的旧球衣和护膝,上面还有血印和泥土。

伴随着著名播音员宋世雄老师的解说声,人们眼前是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杯最后一战中国女排励志**与“东洋魔女”日本女排的决战,比赛起伏跌宕,第五局决胜局中国队14比15落后,日本队率先拿到赛点,谁的关键防守,谁的关键进攻扳平,直到中国队最后拦网以17比15取胜,日本队球员防守补位将球垫飞的角度都与历史一样。当然,还有国人上街庆祝的画面,体现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励志**首夺世界冠军的意义,女排精神就此诞生。

还有2003年女排世界杯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女排五局“和平大战”,几乎都是神还原。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奥运会夺冠,就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而1/4决赛中国队与巴西队五局鏖战是经典中的经典,最后一球魏秋月并未传徐云丽快攻,而是与朱婷眼神一瞬间的默契,由朱婷后攻拿下制胜一分,淘汰巴西队,简直就是赛况再现。

夺冠**观后感3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响起国歌的前奏时,我的内心总是激动澎湃,肃然起敬。在《夺冠》这部影片中,从19_年日本大阪世锦赛到20_年里约奥运会夺冠,每一次国歌的奏响都令人难以忘怀。

我没有经历过郎平叱咤球场的时代,虽然久闻她“铁榔头”的“大名”。对于中国女排,我对她们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这是一群有拼劲、不服输、在赛场上喜欢大声叫喊互相打气的女孩。观看完《夺冠》这部影片后,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郎平质问女排姑娘们为什么打球的那一段。当问到朱婷打排球要什么,朱婷回答要“成为你”,郎平教练的话发人深思,她说:“那你就搞错了,你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你不用成为别人,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的确,我也时常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但每次想到这些问题,我的脑子里都是其他人对我说的话,你要向谁谁谁学习,你看看人家多厉害之类的,而从未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记得今年9月份去参加集团的新员工培训,教务组的老师问我们,你为什么加入蓝城?很多人都会说,因为蓝城的文化、价值观等等。是的,正如宋总说的,蓝城是一所学校,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一点,从我加入萧立这个大家庭起就深有体会。从篮球赛的组织、七夕K歌比赛、团体生日会到这次的观影活动,每次活动的举办都在让每一位萧立人变得更加优秀。

正如女排精神所表达的一样,蓝城萧立这个大家庭不断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team,不分我和你,只有我们。对于工程人来说,团队永远是排第一位的,一个优秀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工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无法预料到的困难,因此更加需要团队。

“我”加“你”等于“我们”,“我”和“你”都是个体,容易被很多因素影响到自己的判断,而“我们”是一个的整体,拥有个体无法企及的强大力量。蓝城萧立是一个大家庭,在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团队,让我们团结协作,永不言弃,不分彼此,一定能共同创造萧立美好的未来。

夺冠**观后感4

要过年了,很多人除聚会之外就是看看**打打了。其中被重磅宣传的《中国女排》是在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想去关注的**。_月_日,《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这是不是让你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要改名?皮裤套棉裤必是有缘故!

过去我们拍过不少类似体育题材的**,例如著名“女篮五号”、“沙鸥”等等。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也是有原型人物的,但是并没有用“中国”字样。1981年出品的**《沙鸥》实际上也是在说中国女排队员的故事传说,不过却只能是以运动员的名字来给**命名。当时“沙鸥”的原型到底是谁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是郎平。实际上这个肯定不是,当时郎平还小。有人说,“沙鸥”的原型是原来中国女排的主力之一的曹慧英,她在**《夺冠》中也有角色。

其实影片能够在前期宣传中一直用《中国女排》的名字,且是在大张旗鼓宣传,并且预告了大年初一上映。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名字是通过审核的,不然不可以这么宣传。“中国女排”是一个在中国体育界的一个丰碑,其四个字不仅仅是说排球项目的一个运动队,而是说是“女排精神”以及“中国精神”的层面。不过,这部**是一个商业制作片,只是用了运动员而已,有些事实是存在虚构的成分,你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纪录片,这样叫“中国女排”就是有一些不妥的。不过,刚开始被通过,后来又改名,是不是与陈忠和的抗议有关?

陈忠和的内部抗议信被曝光之后,使得这部商业**多了一些质疑。陈忠和的抗议公开之日为2日,《中国女排》变《夺冠》在1月17日,两者是不是存在关系呢?实际上,“中国女排”能够火起来,与中国女排世界杯再夺冠的原因巨大。作为三大球中唯一硕果仅存的世界优势项目,他们不仅仅是中国排球迷的寄托,更是中国人的寄托。对于这样的一部**,其实从策划开始就应该被严格审核。出现对于陈忠和的不正面现象是非常遗憾的。据说,在上映之前对于陈忠和的形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删减。因为要上映,因为也不可能重拍,所以就出现了改名和改剧情。

夺冠**观后感5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院中,小孩子们不再窃窃私语,所有人都紧盯着面前闪烁的荧屏,屏息敛声。

“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她们成功了!”**院依然安静,但我从身边人急促的呼吸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内心的激动。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院里,我真想站起来鼓掌,大声为女排喝彩。看到队员胜利,主教练默然不动,眼眶却悄悄湿润,更是令屏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后,我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担忧。影片中一句话恰可以说出其根源所在:他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的。哪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一个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等度过了短短的黄金年华,后面漫长的人生又该如何面对呢。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像郎平说的一样成为主教练、真正为体育献出一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后便退休,无人问津。

从“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这句口号中蕴含着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运动员们训练多么艰苦。当把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都花在训练上,不顾其他领域与知识,等到年纪大后无法参加体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么无聊与痛苦啊。当然,我不了解真正的体育机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国家也一定会给运动员们补贴与慰问。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础的那几年,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吧。

令我感到无比惊喜的是,郎平后来说的话解决了我内心的担心。——“今天就练到这吧,休息,去谈恋爱吧。……我希望你们是完整的人。”热是一生的事,但训练与比赛不是;体育是事业,是决心,是追求,但不是整个人生。

我喜欢《夺冠》这部**,不仅仅因为它紧凑的故事情节与节奏、精美真实的画面,更是因为它让我深一步懂得了体育的真谛——不是赢不赢的包袱,而是纯真的快乐与热情。

奥运赛场上的国籍问题

蒋子龙:奥运赛场上的国籍问题 2008年8月20日 09:28

8月17日晚上,国家陪同国际奥委会罗格,到乒乓球馆看女子团体决赛,对阵双方是中国队与新加坡队。大家都知道,中国乒乓球队的主教练是刘国梁,而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队的教练是他的哥哥刘国栋,这真是北京奥运赛场上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栋梁哥俩大战”,结果是哥败弟胜。可也有相反的时候,比如让许多人担心的

“和平大战”(陈忠和执教的中国女排与郎平挂帅的美国女排之战),就以“和”落败了。

我用两天时间做了项私人调查,询问了周围的47个人:郎平率领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你真的认为不可忍受吗?众口一词地回答是: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很正常。还有30多人说,感觉比输给古巴队时好受多了。有10来个人说,有点像用自己的左手打右手的感觉。另有5人为郎平感到骄傲,为中国培养出郎平这样的人感到骄傲。要知道美国女排是“草台班子”,大多是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参加奥运才临时集结起来,竟然战胜了世界上的王牌之师,郎平不愧是“铁榔头”。可她自己却非常大度地将姿态放得很低,说自己只是个“纸榔头”。

中国的“海外兵团”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到北京奥运会可算蔚为大观。男子双人高台跳水决赛的前四名,有三名是中国教练,除大本营中国队外,墨西哥、加拿大的教练也都是从中国跳水队出去的老队员,有的还拿过奥运冠军,高敏不就在加拿大呆了好多年又回来的嘛。这届奥运会女子体操的全能银牌得主、16岁的美国女孩肖恩,非常优秀,人见人爱,而美国女子体操队的主教练就是乔良。乒乓球就更不用说了,这是我们的强项,简直可以用“桃李满世界”来形容。甚至已经50岁的前中国女子击剑奥运冠军栾菊杰,这次是代表加拿大来北京参赛……

对这种到处开花的“海外兵团”现象,国人由最初的担心、不解,到今天已经变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还很高兴,很欣赏。比如我,看男子双人高台跳水决赛,脑子常常走神,就像在看国内的比赛,甚是轻松愉快,看着不同肤色的小家伙们上下翻飞,实际都是咱的哥们姐们调教出来的,谁输谁赢有多大关系?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一体化的时代,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这次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美国代表团中,就有著名的华裔赵小兰和关颖珊。

“海外兵团”现象也不只中国有,凡体育大国,或在某一个项目上格外强大的国家,都会有“海外兵团”。还记得前两天中国击剑运动员仲满,突破性地摘得了男子佩剑金牌,而带领他在决赛中击败法国队的,正是法国教练。其实,中国目前在曲棍球、男篮、女篮以及游泳等项目上有外籍教练28人。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这次中国女足在第一轮小组赛中就战胜了瑞典队,而瑞典队的领队正是以前中国女足的教练多曼斯基,典型的学生打败老师。这次为美国女子体操争得巨大荣誉的柳金,获得了个人全能金牌和团体银牌,其实她是前苏联体操名将瓦莱里的女儿。瓦莱里曾在汉城奥运会上代表前苏联夺得两枚金牌和一银一铜。

说了这么多并不表明在奥运赛场上国籍不重要。恰恰相反,奥运会之所以这么受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喜欢与重视,就因为它能本着体育最根本的精神,一视同仁地接纳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谁赢了就奏谁的国歌、升谁的国旗。

行文至此,我要特别向一个人表达敬意,他就是华天。我们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自己的首都举办奥运会,倘若竟不能参加所有大项目的比赛,总是会有点缺憾吧?

就为了补上这点缺憾,中英混血儿华天,于2006年放弃英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在北京奥运的中国军团中,是唯一一位参加马术比赛的选手。虽然他因中途坠马无缘奖牌,我想在国人的心里,早已经给他准备了一块分量很重的奖牌。

东京奥运开始倒计时,你最期待的是什么项目?

要说最期待在东京奥运会上看到的比赛项目,对于我来说当然是女排。

我是六零后,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时候,我正在读高中,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限,周围的邻里家庭都没有电视机,就是靠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宋世雄那响亮而精彩让人身临其境的解说,感受到那扣人心弦的激烈场面,从那时起就疯狂的喜欢上了中国女排,一发不可收拾,每逢女排比赛必定场场不落,并且自己也开始打起了排球。

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时,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就是为了看中国女排的比赛,如今清楚的记得站在决赛场上的是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当时美国女排算是中国女排的克星,之前的世锦赛上以及奥运会的小组赛,美国女排都曾战胜过中国女排,所以决赛的比赛注定充满了悬念。比赛一开始双方你来我往异常激烈,看得人心惊肉跳,第一局当中国队以14;9拿到局点后,最后一分怎么也拿不下来,美国队一点一点的蚕食着中国队的优势,最终把改写为14:14,关键时刻当时的主教练袁伟民把侯玉珠换上去发球,一个勾手飘球,球直落底线,美国队判断失误,中国队得分15:14,侯玉珠二次发球,美国队一传过网,郎平跳起打探头球,手起球落,16:14中国队获得第一局的胜利,此后中国队信心十足,再接再厉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把金牌收入囊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了唯一一枚团体项目的奥运冠军。

此后的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被苏联女排挡在决赛之外;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跌入谷底,仅仅排名第七;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女排输给鼎盛时代的古巴女排收获亚军;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位居第五;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上演惊天大逆转再获冠军;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负于美国收获第三;伦敦奥运会被日本女排挡在四强之外;里约奥运会上演大翻盘,以小组第四战胜志在卫冕的小组第一东道主巴西,实现奥运会三冠王。

纵观中国女排历次的奥运征程,无疑是最具影响力,最具观赏性,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让人看得胆战心惊欲罢不能。女排的每次胜利都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女排的一举一动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主宰着我们喜怒哀乐的比赛唯有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