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数据分析

文章内容

12年奥运会英镑涨了吗_12年英国奥运会太恐怖了

tamoadmin 2024-06-07
1.看看历届奥运会 哪个最赚钱2.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多少钱一张?伦敦奥运猥琐的会徽我们可以忍;据说是按照皇家风格设计的奥运志愿者工作服我们可以忍;苦

1.看看历届奥运会 哪个最赚钱

2.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多少钱一张?

12年奥运会英镑涨了吗_12年英国奥运会太恐怖了

伦敦奥运猥琐的会徽我们可以忍;据说是按照皇家风格设计的奥运志愿者工作服我们可以忍;苦逼的当免费劳力甚至倒贴钱工作10个、11个小时我们也可以忍,但在伦敦奥运会上,组织者和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运动员进行贬低和攻击,以及对自身工作中的漏洞和错误选择回避的时候,我忍不了了,有些事不说出来我难受。

先说说培训时的那些事。我当时是被选进了NOC/NPC Service小组,是最早拿到OFFER的一批人,我们小组也是所有奥运志愿者中最早进行培训的——2012年2月份开始,每个月有两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长5个小时,培训一直持续到2012年的6月中旬,最后有两个整天的驾驶培训和一天的场馆培训。期间所有的交通费,包括伦敦市内的地铁费用奥组委都不给报销。不仅如此,长达5个小时的培训,午餐或晚餐,都没有安排,只有最后两次,有媒体的参加,提供了简单的三明治,苹果,巧克力等。因为NOC service team主要负责国家代表团领导的接待和陪同工作,所以培训内容从运动员接机注册到开幕式到赛场等等环节都有所涉及,这样我们组对整个奥运的组织工作有比较多的了解,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借鉴的北京奥运,常能听到的一句话——08北京奥运的时候是怎么怎么做的,什么什么问题是怎么处理的。

第二次培训时,Team leader告诉大家,工作任务还包括驾驶,需要有英国驾照,心想,接待的都是重要的运动员和官员,这要是开车出了事谁负责——果然6月初的驾驶培训(主要是熟悉路况和专用的奥运线路),第一天就有人出了车祸,后来第二批人培训的时候,会有教练跟车做安全评估,刷下去了一批人。虽然已经在英国开了一年半的车,但因为自己的停车技术很差,就跟组长反映了,组织居然还是给我安排了配车,还说不会有太多机会停车,每辆车都有专用停车区域。代表团的接待车辆是BMW 3系手动挡,每辆车的周租金是3000英镑,约和人民币3W,这么多钱其实买的就是个各个场馆和奥运村的通行证及停车证,而且不含伦敦市内昂贵的停车费,英国的汽车本来也不贵,几个星期的费用能买辆新车了。不知道其他小组的情况怎么样,但是NOC team里基本都是大叔大妈级的人物,有不少人不熟悉手动档,那天跟我一辆车的总共4个人,每人开一个小时然后换人,那天的经历我只想用四个字形容:“惊心动魄”:转弯的时候低头挂档,高速公路上还用2档等,但教练最后只说了句“还要练习”,居然还是让他们通过了。

6月中旬离奥运开幕还有1个月左右,最后一次驾驶培训,去了奥运村及各个比赛场馆,当时奥运村绿化还没弄好,场馆周围在修路。7月17日,运动员第二天就要入住了,奥运村里的床铺居然都还没有安装妥当,找了很多人加班加点的拼床,连续两天都是早上9点干到晚上11点。比赛开始后,大多数event service的志愿者日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早班4点多就要起床,7点多在场馆听组长briefing;晚班最晚要到凌晨1点多,超出正常工作时间2-3个小时。欧洲人都很会安排工作时间,现在面对免费劳力就是这个用法?奥组委的组织和筹备工作进度缓慢,凭什么让我们这些志愿者拼了命地工作来替你买单?而且很多志愿者还是年纪偏大的大叔大妈,他们可都是您自己的国民,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外国志愿者都看不下去。

再来说说志愿者的待遇。伦敦奥组委不提供住宿,这很正常,大型活动很少有为志愿者提供住宿的。伦敦平时一般房子的周租金约150英镑,约1500RMB,到了奥运期间,租金基本是翻倍涨,伦敦人不会管你是志愿者还是游客,于是就有志愿者组织去公园搭集体帐篷。交通方面,伦敦给7W名志愿者发放了伦敦的公共交通月卡,可以乘坐伦敦1-6区的公共交通,但捷运线和火车费用要自己付。我特意翻出2010年5月份招聘奥运会志愿者的宣传手册,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奥组委会承担伦敦至纽卡,曼城等co-host城市的火车费用,始发站或终点站是以上几个城市之一,奥组委可以报销。到了2012年6月份的时候又说不给报销了。因为伦敦市区住宿费比较贵,还有很多人选择住在伦敦近郊的小村庄,结果就是每天去伦敦奥运上班的火车票要自己掏腰包,还要早早起床避免迟到。更无耻的就是工作不满5个小时,不给饭吃,还能更无耻点吗?至少曾经参加过活动的主办方没有比伦敦奥组委更贱的。

志愿者的选拔工作进展缓慢而且很不地道。当时报名总共是13W人左右,最后录取约7W人。2010年10月网申结束。到了2011年3月前后开始发放面试邀请,面试组把英国分成十几个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呆半个月至一个月。我本来是4月在曼城地区面试,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要求换到了6月份的北爱尔兰,在北爱首府的女王学院参加的面试。面试过后就是漫长的等待,2011年12月收到OFFER,很多人12月时的状态还是under review,他们每隔几个月就会收到伦敦奥组委的邮件,说一大堆客套话,说没有忘记大家,让大家耐心等待Bla,Bla,Bla...后来我从一个面试组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奥组委把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分成了两个梯度,2012年初没有拿到OFFER的人,其实是上了替补名单,防止有人最后退出,人员不够分配。到了5月底的确是有很多人退出了,造成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也是奥组委——奥组委不为国外志愿者申请签证提供帮助材料,还很二的规定志愿者所持英国签证必须超过2012年11月8日。奥运和残奥赛事在9月中旬就结束了,可是为什么要求志愿者的签证要到11月8日之后?答案:英国给所有外国运动员的签证有效期到11月8日。这是什么逻辑?志愿者的签证和运动员的签证有关系么?我对这个问题疑惑了很久...5月份,很多人培训都参加完了,但是还是被强制退出了,让那些从巴西,南美等地坐飞机来参加培训的志愿者情何以堪。然后奥组委发现人不够用了,又进行了一轮替补名单里的电话面试,距离奥运开始还有不到2个月,还在组织面试...甚至到最后,有些人没有面试,没有培训,直接就上岗了...奥运赛事频繁出现误判,不得不让我怀疑,是不是连裁判都是临时找的业余裁判?一直到比赛正式开始,居然还有人的状态是under review, 本来可以早早订机票,假期做别的安排,但就这么被奥组委一次次的玩弄。

除了伦敦,英国其他地区和城市,几乎见不到奥运的任何宣传,甚至我英国同学和朋友还问我奥运开幕式是几号。举两个真实的例子。7月底我乘当天最后一班地铁回住处。由于是一场比赛结束不久,地铁上人特别多,其中有一站下的人也很多。有个估计20岁左右的英国盲人女孩,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地下车,爸爸(看年龄猜测的)走在前面,面对面拉着女孩的一双手,女孩子两边是亲人搀扶着。走到一半,地铁门关了,把她爸爸夹住,而且更坑爹的是门没有自动打开,情急之下周围的游客一起把门拉开。当女孩意识到发生什么时,靠在爸爸的肩膀上,很伤心,家人在一旁安慰她。当时我身上挂着工作证,身旁一个英国人问我觉得这次奥运组织得怎么样,我没有回答(其实当时在思考这种尴尬的情况该怎么为奥运辩护,不至于太难堪,毕竟自己也是奥运的一份子)他看我不回答,很大声地对我说,他和他的朋友们都觉得这次的奥运,一个词来形容,就是SHI.T。此外是在驾驶培训上,车载GPS每次开启都要从指挥中心下载最新的路况地图,当时系统还没设计好,导致各种绕路,加上对伦敦路况不熟,我开到了一个小区里,教练紧张地说,赶紧把车开出去,别呆在人家小区里,伦敦很多人都对这次奥运很反感。既然国民不支持,国家经济不景气,当初为何又要申请承办2012年的奥运?

听伙伴说起,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和韩国选手并列银牌,居然颁奖升旗时国旗一上一下。颁奖的升旗高度代表了名次,即使出现并列也应该是放置在一侧,并排升旗,难道英国办了3届奥运连这个传统都不懂?给出的解释——没有足够的空间并排。银牌出现并列没有铜牌,即使并排也只有三面国旗升起,为什么之后再发生排名并列的时候就放得下了。对于为何韩国国旗在上,中国国旗在下的解释——按照运动员首字母排名,中国靠后。曾经在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国代表在伦敦开会,两个正处于战争时期的国家国旗被弄反了(不是韩国和朝鲜),后来在会议开始之前被人发现,改正过来了,之后安排的一次培训,就是认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及字母缩写,包括运动员,开幕式国家代表团出场顺序等等,培训时讲的很明确,是按照国家首字母的顺序来排序,可实际比赛到了颁奖就变成了按照运动员的首字母来排序了,而且那次培训还特别强调过要注意几个关系紧张国家的国旗千万不能弄错,这其中就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中东地区,非洲的一些国家,按道理说,韩国和中国目前的关系,奥组委首先应该考虑避嫌。这几天,韩国和朝鲜的国旗弄错就至少有两次。要不是英国人弄小动作,就是当班的Team leader脑子里有屎,莫非真是土豆吃多了,吃傻了?

叶诗文破记录夺金,被媒体拿着话筒问是不是服用了兴奋剂。真心觉得可笑,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以注重人权自诩,现在却如此不顾“绅士”颜面的在中国运动员身上泼脏水,损害我们运动员的名誉。叶诗文兴奋剂检测通过了,又改口说叶诗文是基因改造过,学术报刊居然还发表文章论述叶诗文破记录夺金的不现实。

再然后发生的一件事就真的不仅仅是愤怒那么简单了。前两天的消息,羽毛球女双的八名选手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中国,韩国的两个组合,印尼,都是羽毛球强国。说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这届伦敦奥运把羽毛球女双规则改成了小组赛加淘汰赛。有很多童鞋发了帖子详细解释说明了新赛制,凭心而论,或许,我是说或许,国际羽联真的是出于让平平的选手也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多亮相几次的目的才有了新赛制,但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因为一组的比赛结果,导致其他组的选手争相输球,您还会认为新赛制是成功的吗?羽联把女双当成团体赛了?团体赛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代表队,在一个国家有两队参加同一赛事的时候搞小组赛,除了本次奥运会的羽毛球女双,恐怕也很难再找出其他比赛了。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强项,近年来规则总是一改再改,那些什么什么国际联合会制定规则的时候有没有征求羽乒强国的意见,为什么当比赛出现了问题,最后都是运动员个人承担责任。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羽联主席还义正言辞的说新赛制获得极大成功,我想问,没有屁股制定出来的规则,你们现在还有机会开这个发布会吗?难道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你们就没有责任?就算是小组赛赛制如果8场比赛同时进行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样说来是不是国际羽联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应该解散国际羽联,至少也应该一并处罚制定新赛制的几个理事,然而处罚决定是取消4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这么多届奥运会,除去因为兴奋剂,似乎没有比这次处罚更严厉的了,你们在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对运动员会产生什么影响?四年的努力,一个运动员的青春有多少个四年?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尤其是中国的运动员,也许名次和金牌真的就代表了一切。说中国运动员消极比赛,看看欧洲足球赛场,小组赛里踢默契球的还少吗?不是我硬把羽毛球和足球做比较,你们把赛制改成和足球一样,但足球赛事里会有英国一队,英国二队?会有某俱乐部A队,某俱乐部B队出现在同一个联赛的小组赛里吗?我们想包揽金银牌,怎么了?!参加比赛的选手和国家,哪一个不想多拿奖牌?!再后来羽毛球女单季军比赛中,汪鑫退赛,不知道原因的可以自己问度娘。

看了羽毛球女双取消比赛资格网上大家的评论,很伤感,居然还有很多国人叫好。咱们的同胞在异国的赛场上搏命,被人欺负了,国家不肯出头,大家还一个劲的拍手称快,这些人都是什么心态?难道真是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弱国国民么?如果你自己是当事的运动员会不会觉得心寒,以后还会有人愿意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吗?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变得如此不团结?每个人都是埋头做着自己的事,不关心彼此,移民的移民,捞钱的捞钱。那天在赛场,看到屏幕里放着国际羽联取消中国运动员比赛资格的新闻时我真的哭了。

之后又发生了乒乓球选手丁宁被S.B裁判几次误判,真的是误判么?还是裁判本身水平问题又或者针对中国?为什么这届奥运裁判们对中国队的判罚如此严厉?憋了4年,可算是逮到机会了,难为伦敦奥组委,什么什么联合会还有西方媒体了。看看那些媒体和部分观众的嘴脸,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君子是伪君子,小人是真小人。可能有人说,最后金牌都是中国的,没错,金牌的确都是中国的,可是对于运动员个人呢?你能想象在中国做一个职业运动员作出的牺牲和付出么?因为不公平的待遇错失或许本来属于自己金牌,换做是你,你会怎样?

我原以为自己已经过了愤青的年龄,在赛场,听到英国人不屑的谈论中国夺得首金时还是会愤然。似乎这么多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没多大改变,还时常处于被发达国家“强.暴”的位置,然后,突然有种很烂俗的感慨——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浮云。

就事论事,英国奥运办的像屎,但是一起工作的伙伴人都很不错,大家相处很愉快,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英国人,很慈祥,很热情。记得曾经在某个英国小镇迷了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近两公里的路,把我带到目的地,加上英国的历史感和自然风光,还是很值得一游的。

伦敦,你赢了,这届奥运注定会被世界铭记。最后用两个字形容下本届伦敦奥运:呵呵。

PS:以上内容都是我的真实经历,部分内容是其他志愿者工作组的伙伴转述。

其实写这个日志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贬低谁,或者是为谁辩护。体制问题不是我要讲的重点,是个正常的中国人都知道咱们的国家现在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日志里说了那么多,其实就两件事——1.伦敦奥组委颠三倒四,很不靠谱;2.不说对国家宽容,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我们运动员宽容一些,他们要顶着国家和领导的压力、不公平的判罚进行比赛,再没了国人的支持,那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来说,真就没什么意思和意义了。不管最后是否能夺得奖牌,尽力了,他们都是英雄。大家也不要上升到民族矛盾,东西方思想文化矛盾的高度...就当成是吐槽贴吧...-.-lll

之前遇到很多事情,很多观点可能是比较偏激,但如果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在赛场亲耳听到外国人对咱们国家说三道四,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8月7日记:看了一些大家的评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回复,就找几条问的比较多的回复下吧。不少人说,如果志愿者这么苦逼,为啥还要参加。我不是神仙,我无法预知未来,负责任的说,如果1年前我就知道伦敦奥运是这个二样,我绝对不会报名参加的。另外我介意的也不是志愿者待遇差,而是奥组委赛前培训承诺过的很多事,到了比赛正式开始又成了另一个说法,伦敦生活费本来也高,火车票费用所占比重真没多少,这是一个诚信问题,难道会有人被放了鸽子还高兴的吗?

很多人非要拿伦敦奥运和北京奥运做比较,说当时08年浪费了多少多少纳税人的钱,有怎样怎样的问题,是不是有转移话题之嫌?我不否认中国当前体制的问题,可这些真心不是我这篇日志的重点,貌似我说的是一个公平问题,那按照各位的逻辑让裁判做到公平判罚要花很多钱?伦敦花钱少,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请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无法理解。

还有人留言说伦敦奥运并不是针对中国,认为是针对中国的国人反而体现了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也希望,真的希望奥运会和政治无关,也许某些国家还把体育赛事当成政治任务,但至少作为裁判应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运动员都能一视同仁,统一标准,为自己的职业和所有参赛的运动员负责。人非圣贤,一次,两次或许真的是误判,然而三次,四次误判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运动员们身上呢(而且有些判罚,说真的很明显也很牵强)?不得不让人反思,这些反思也是见仁见智,每个人经历和背景都不一样,没必要因为意见相左就互相侮辱。

还有些人,你们喷国家体制,喷国内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OK,我挺你们,但是能不能别见什么都喷,运动员也是咱们的同袍,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体育制度的受害者,毕竟能得金牌的运动员是少数,看到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在异国的赛场受到伤害,言语中没有安慰甚至还流露出快感,有这种心态的人也请恕我实在不敢苟同,我只想说:您真的病的不轻。

今天看吊环比赛后的采访,陈一冰强忍着泪水,最后还是哭出来了,这样的镜头,仿佛应该不是第一次了,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还是那句话,中国的健儿们,不管名次如何,你们都是英雄

看看历届奥运会 哪个最赚钱

奥运会是个体育比赛,同时也是一次经济比赛,是一个国家国力的体现。奥运会与经济密切相关,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对当地经济基本上都产生了较好的效益,这也是各国竞相申办奥运会的一个原因。巴西尽管目前遭遇极大的经济困难,但奥运会也许会带来未来良好的效益。

经济危机给巴西带来很大困难

对于眼下的里约奥运会,不少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发布了各种经济分析报告,由于目前巴西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举办奥运会遭到很大困难,奥运会会带来经济振兴吗?8月1日高盛分析师AlbertoRamos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奥运会相关投资产生的刺激过小,不足以产生重大经济红利或经济脉冲,因为巴西经济规模较大(约1.8万亿美元)。

这次里约奥运会的确与前几届有很大不同。2009年申奥成功时,巴西经济形势很好。作为金砖五国之一迅猛发展,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7.5%,创造了这个国家过去24年来的最高纪录。2000~2010年,巴西的年均GDP增速没有一年低于5%,2012年,巴西甚至挤掉英国,一度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进一步扩大,资源价格大幅下跌,巴西因铁矿石及原油等能源价格低迷、经济转为下滑。2013年起,巴西GDP增速逐年递减。2015年,巴西GDP甚至萎缩了3.8%,创下35年来最差纪录。同时,巴西的失业率从2012年6.1%的相对低谷恶化到2016年5月的11.2%。一同上升的还有巴西的外债总额储量,这一数字已从2010年的3531.6亿美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5568亿美元。此外,巴西的通胀率也在2015年达到了10.67%的两位数水平,仅次于2013年14.7%的历史高位。巴西央行上周发布的最新《焦点调查》报告显示,巴西今年经济将衰退3.27%,通胀率则高达7.21%。在滞胀的压力下,目前巴西金融机构实行的基准利率达14.25%,为十年来最高。

在这种背景下,奥运会巨大的投入的确对巴西压力很大。6月公布的里约奥运预算显示,巴西已为奥运会的举办投入了至少110亿美元。首先,里约奥组委用于奥运会、残奥会的资金约74亿雷亚尔(约合22亿美元);第二,巴西政府对奥运所需的基础设施工程投入约66.7亿雷亚尔(约合20.53亿美元);第三,巴西政府用于改进交通、环境等永久性基础设施投入约246亿雷亚尔(75.71亿美元)。

由于资金紧张,奥运各项开支都需要“精打细算”,奥运开幕式也不例外。本届奥运开闭幕式的预算据报仅为上届伦敦奥运的十分之一。

奥运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不错

那么,巴西能不能从奥运会获得经济“红利”呢?

从历史上看,30年来奥运会的经济账都是算得过来的。奥运会虽然耗资巨大,但同时,奥运会又是“注意力经济”的最高表现形式,往往能创造出文化活动中最大的经济效益。

奥运会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还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美国商人尤伯罗思横空出世,尤伯罗思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源节流,修旧利废,在场馆建设上几乎没有投入,开创了奥运会经费自给有余的历史。

从奥运会主办国获得的效益的主体看,其经济效益可分为组委会经济效益和主办国经济效益两类,又称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奥运会的直接经济效益,又称为赛会经济效益,是指比赛组委会通过增收节支而直接获得的效益,一般以组织业务费的开支与组委会收入之比来衡量:经济效益比率=组委会收入/比赛业务费开支。

比率小于1,即为亏损;超过1,即为盈余。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各届的经济效益比率均超过或达到1,说明各届奥运会都没有亏损。

从直接经济效益看,奥运会都不错,这次里约奥运会最终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结束之后才知道,不过,从里约奥运会网站的数据看,预算也是平衡的。从这张里约奥运会预算图看,预算本届奥运会的支出为74亿雷亚尔,支出由9部分组成,其中最大的为行政和商业服务,占26%。但是,预算收入也是74亿雷亚尔,其中,当地赞助商占40%,国际奥委会贡献占25%,门票收入占16%,国际赞助商占12%,另外7%为授权许可与其他盈利。

如果最终结果与预算一致,那么,里约奥运会经济效益比率为1,总体平衡没有亏损。

奥运会的间接经济效益,又称奥运会宏观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承办奥运会对主办国所诱发的连锁经济效益。与直接经济效益相比,奥运会的间接经济效益更大、影响更为深远,有些甚至一时难以估算。奥运会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交通运输、信息通讯、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基本建设、旅游餐饮、媒体广告和体育产业等等。

如旅游方面,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旅客多达30多万人,收入多达30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海外游客有25万人,给澳大利亚带来至少37亿美元收入,当年旅游收入约占澳大利亚经济的10%。

基本上奥运会都给当地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效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效益;1988年汉城奥运会给汉城增加了97亿美元的效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给乔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效益;悉尼奥运会使新南威尔士州的生产总值在12年内增长了63亿美元。

最新的是伦敦奥运会,2014年7月英国政府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英国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得到的后续经济收益已经超过140亿英镑(约合240亿美元)。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仅是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赛事,还为整个英国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和体育遗产。”

借奥运巴西股市涨幅全球第一

这次里约奥运会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借奥运会东风建设了地铁等不少基础设施,用于改进交通、环境等永久性基础设施投入约75.71亿美元。里约市长帕埃斯说:“我们利用奥运会契机吸引投资,做一些我们本来也要做的事情。”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从长期看对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能够为巴西经济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实现对吸引投资、服务贸易、拉动内需三大领域的带动作用。巴西政府委托智库管理机构基金会(FIA)做的报告显示,巴西国内有55个行业能从举办这项大型赛事中获益。排在首位的便是基建业,至少能获益10.5%;其次是地产业(6.3%)。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曾在今年5月16日的报告中指出,里约奥运将使得相关城市的基建永久性地改善,同时还能短期内产生税收效应。报告认为,举办奥运将催生71亿美元的基建投资机遇,并且这种投资的回报是长期的,不仅局限于“奥运季”。

因此,巴西目前的经济困难可能短期内难以改变,奥运会的拉动作用有限,但长期来看,这些建设会逐渐产生影响。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目前巴西经济表现不佳,但是,巴西股市今年以来却是大幅上涨,截至本周三,巴西股市今年涨幅高达30%,和阿根廷并列全球涨幅最大的股市,表现远好于美国股市,显示投资者看好巴西的未来。而且,7月以来巴西股市上涨了10%,在全球股市中表现最好,说明临近奥运会,投资者信心增强。

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总体是正面的,当然,也不能夸大这种影响,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全球环境和本国的经济结构等因素,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虽然当时很成功,但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以及本国自身的问题,希腊经济陷入困境,至今还没有走出泥潭。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多少钱一张?

时任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斯首创奥运“私营模式”,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等市场化手段广开财源,不仅花费5亿美元顺利地举办了奥运会,还实现盈利2.25亿多美元。

韩国汉城奥运会建设了16座新馆,翻修利用了原有18座旧场馆。通过这样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经费。汉城组委会直接用于奥运会的投资约10亿美元。

一共投入94亿美元,其中60%为民间自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完善的筹备工作吸引了全部172个奥运会成员国和地区参加盛会。

亚特兰大奥运会,是从经营角度上非常成功的一届。组织者的商业开发令赞助商倍加赞扬,其中9家企业在赛会结束后,又同国际奥委会签订了新的赞助合同。

这届奥运会依靠出售电视转播权、门票等各种收入,赚了7.65亿澳元。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在盈利的同时,对奥林匹克公园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作了长远的规划。

北京奥组委收入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超过10亿元。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的预算也从其申办成功之初约40亿英镑,翻了一番多。参赛运动员达1万,旅客大概有90万,观众有45亿,门票总量大概约为900万张。

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以前,转播权收入的60%分配给国际奥委会。2004年后奥委会只收取转播权收入的49%,加之不断上涨的售价,奥运会主办国分得实际数额呈增加趋势。

自1985年起,国际奥委会将赞助商分为三大类,并将每类授予相应范围的经营权。其中包括:1,TOP赞助商。2,赞助商。3,供应商。

历届奥运会都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等周边产品,衍生品逐渐成为奥运会主办国稳定的收入来源,例如奥运主题**、奥运可乐罐、奥运手机等。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800万张门票,实现门票收入4.2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5%。2000年悉尼奥运会门票收入高达6.1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78%。

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政府进行了扩建机场等工程,以奥运为契机跨入到新工业化国家的行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总额达到当年西班牙的GDP总量的5%。

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海外游客增加了50万人,新增加的旅游产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42.7亿美元的收入。

伦敦奥运会全英范围内约2000万人参与,其中有300万人参与了付费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收入形式,例如政府预算拨款、民间捐赠、资产拍卖等。

最好位置的门票价格居然高达1000英镑。但1000英镑的门票数量只占一小部分,50英镑以下门票的数量将占到全部800万张门票的3/4左右。这一小部分高价票将用于弥补发售低价票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将门票的平均价格维持在40英镑。鉴于开幕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伦敦奥申委将门票的平均价格定在了70英镑。

复制出了问题

我这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来的

选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