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队新闻

文章内容

无锡籍奥运会击剑冠军_无锡的奥运会

tamoadmin 2024-09-10
1.中国队的金牌项目有哪些?著名奥运冠军有?2.你对本届特奥会的主办方--上海满意吗?3.中央五台NBA解说员的身高中国队的金牌项目有哪些?著名奥运冠军有?1.

1.中国队的金牌项目有哪些?著名奥运冠军有?

2.你对本届特奥会的主办方--上海满意吗?

3.中央五台NBA解说员的身高

中国队的金牌项目有哪些?著名奥运冠军有?

无锡籍奥运会击剑冠军_无锡的奥运会

1. 女举53公斤级渴望重回奥运席

本报记者 肖苑玫

2000年杨霞获得了女子举重53公斤级的金牌,但很快这个级别便遭到了来自中华台北和朝鲜的摧毁,由于规则规定每支参赛队伍的满额席位仅有四席,故该级别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都没有入选奥运阵容。

李萍的出现令我们在该级别上看到了希望,如果说缺席北京奥运是源于其年轻欠缺稳定性,那么广州亚运会的出彩表现足以证明她在心态方面的进步,六次试举五次成功、两破世界纪录,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和强大的训练实力,不可能在咄咄逼人的对手前面骄傲地呈现。就比赛过程来看,战术安排较为合理,对自身实力充分自信的同时将来自泰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对手逼上了绝路。就技术方面来说,李萍较之前有了进步,这是拥有较高成功率的首要保证,通过未来两年在技术环节的进一步强化练习,纠正发力点,已经拥有强大实力的李萍还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就体能分配来说,由于李萍有近两年没有征战世锦赛等一类国际大赛整个人比较兴奋,在率先进行的抓举单项上消耗的能量较多,以至于挺举的体能受到了一些影响,这一点需要注意。

除了李萍之外,该级别还拥有19岁的陈晓婷,她刚赢得今年安塔利亚举重世锦赛该级别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就目前的形势看,两名正处于爬坡和快速进步阶段的年轻选手在中国举重队厚实的训练积淀的熏陶下,只要管住伤病,正常发挥,必然能在伦敦奥运会上向金牌和世界纪录宣战。

2. 女跆大级别重返夺金圈

本报记者 肖苑玫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跆拳道队67公斤以上级因“改判风波”丢掉了奖牌,这对该级别无疑是个致命打击,因为在此之前该级别一直是统领世界的王者,而陈中是实现统领的王。陈中退役后,中国在该级别跌入了一个短暂的低迷期,长期以来对陈中过度的信赖导致该级别的人才基数和厚度出现了滑坡。

奥运会的级别设置与其他赛事的级别不同,73公斤级和73公斤以上级均可以参加奥运的67公斤以上级。2010年对该级别来说喜忧各半,忧的是世锦赛冠军韩颖颖因伤缺席亚运会,喜的是雅典奥运会冠军罗微在沉寂一年后逐渐进入恢复性训练,并和刘蕊分别摘走了73公斤级和73公斤以上级的金牌,为自己的回归增加了自信。

罗微的复出可以说给中国大级别打了一针定心剂,也逐步承担起了中国队****的重任。国家队教练组组长姚强就认为,她的年龄和经验就是她的优势。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综合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她本人也愿意再更进一步。罗微如此强势的复出对世界女子大级别来说都不是个好消息,她一流的经验、悟性、心态正是对手所惧怕的;而对中国女子大级别来说确实是个利好消息,她的加盟增进了该级别的厚度。

另外,刘蕊术后的膝盖目前得到了良好的照顾,最需解决的是思想问题,一旦卸下思想包袱,技术全面的刘蕊不易被打败;2009年世锦赛冠军韩颖颖目前也正处于术后康复期。

明年最大的比赛就是伦敦奥运会资格赛,由罗微所领军的大级别无疑是冲击该资格的主力阵营之一。不出意外,顺利拿到资格的中国女子大级别将在伦敦重返67公斤以上级的夺金圈。

蓄势待发篇

1. 中国沙排行走在上行线

本报记者 苏畅

广州亚运会沙滩排球比赛的形势与多哈亚运会时非常相似,男女沙各两对中国选手顺利会师决赛,让中国沙排队提前囊括两枚亚运会沙排金牌,也展示了中国沙排在亚洲赛场的绝对优势。近年来在世界大赛上屡屡摘金夺银并曾夺取北京奥运会女子沙排银、铜牌,中国沙排是一支行情看涨的“潜力股”。

在坚持实行“走出去”的发展策略下,中国沙排的进步迅速而明显。北京奥运会周期中,中国女沙两对组合田佳/王洁和薛晨/张希实力接近,在世界大赛上都曾屡次站上最高领奖台,田佳/王洁还赢得了北京奥运会银牌。如今薛晨/张希已经晋升中国女沙“一姐”,伦敦奥运周期里,这对正处于当打之年的组合能够积累更丰富的大赛经验。在目前巴西、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几个主要对手仍处于新老交替之时,薛晨/张希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稳定、稳定,再稳定。

中国球员在身体素质上与欧美选手相比并无劣势,其中男子第一组合吴鹏根/徐林胤的身高分别为1.98米和2.03米,“高高”组合在世界男沙选手中名列前茅;两对女子选手中,薛晨身高达到1.89米,另一名18岁新秀黄影的身高更是达到1.92米,在女沙选手中堪为翘楚。先天条件出色加之通过多年来每年近十余站世界巡回赛的磨练、积累,中国沙排不仅逐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强队之间的差距,也在国际赛场上不断展示着“中国力量”,而这种量的积累将有可能在三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赛场上实现质变的飞跃。

2. 女子山地车:团队优势初现

本报记者 王向娜

11月18日的广州亚运会,中国选手任成远和史庆兰在女子山地车比赛中以较大优势包揽冠亚军。应该说,中国女子山地车在亚洲的实力明显高出一筹,对于这支队伍来说,或许能够在伦敦奥运会上有所作为。

广州亚运会赛场,任成远的夺冠成绩为1小时46分35秒82,领先史庆兰6分32秒17,领先来自日本的铜牌选手片山梨绘14分39秒80,优势非常明显。24岁的任成远技术过人,大赛经验丰富。史庆兰也呈上升之势,再加上曾收获过世界杯冠军的刘颖。中国女子山地队整体实力已经形成。

甘肃选手马艳萍自1998年曼谷亚运会横空出世,奠定了中国女子山地车在亚洲的霸主地位。2005年全运会,任成远、刘颖等选手涌现出来,中国女子山地车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经过了几年的磨砺,任成远逐渐显出****气质,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周期曾收获过世界杯金牌的佳绩。北京奥运会,任成远拿到第五名。2009年,中国女子山地车拿到两站世界杯金牌。

放眼世界赛场,女子山地车的主要对手为德国、比利时、荷兰、美国等欧美队伍,而国外选手的参赛经历较为丰富,一年大概有30场比赛。相比之下,任成远等中国选手的比赛较少,每年国际国内的大赛加起来也不超过10场。如何参加更多的比赛,增加大赛经验,可能是下一步中国女子山地车需要加强的地方。

3. 花样游泳:即将迎来花样年华

本报记者 陈思彤

亚运会花样游泳比赛第二天,媒体看台空了一大片,原因就是:预料之中的中日花游大比拼已经不存在了,中国队在亚洲几乎呈现了一枝独秀的态势。事实上,从后两天集体和自由自选组合项目中来看,中国队的得分已经到了分,这也就是说,中国队已经完全进入到世界花游第一集团中。

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花游曾经有很长一段的“蛰伏期”和“瓶颈期”,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重大突破,中国花游终于走出了这个阶段,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中国花游队有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的队员,还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并同国外高水平编导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说,现在是中国花游队发展条件最好的时期。

伦敦奥运会上,花样游泳将设两块金牌,包括集体和双人。双人项目中,蒋文文、蒋婷婷具有双胞胎的优势,目前她们各方面状态都很理想,姐妹俩也认为,她们还有潜力,状态也没有达到顶峰,所以在伦敦奥运会到来之前,姐妹俩还会努力弥补自身不足。

而集体项目上,中国队也具有很强的争金实力,过去曾经是我们弱项的技术自选,由于中国队近几年技术方面的进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优势。自由自选动作中,托举历来都是中国队的强项,高难度、高水位的托举将为中国队赢取不少的分数。艺术表现力上,中国队也从单纯展示中国文化和东方风韵转变为尝试多种风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体而言,如果中国队能够有一套精彩的动作,以姑娘们现在的实力,在伦敦夺金就不是梦想。

势均力敌篇

1. 男子游泳:琳杨领军 接力“给力”

本报记者 陈思彤

在2008年之前,中国男子游泳在世界大赛上能够进入决赛的人都寥寥无几,然而随着张琳、孙杨和中国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连取得突破,曾经薄弱的男子游泳很有可能在伦敦奥运会成为一个新的金牌增长点。

张琳在此次亚运会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因为今年是他的调整年,又恰逢改技术后的第一年,所以状态有所下滑。不过总体而言,张琳在200米、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上还是具有很强的实力。

而继张琳之后,新秀孙杨在今年迅速崛起,在亚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上游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他和张琳组成了中国男子游泳的双保险,形成了中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的团队优势。1.98米的身高,良好的技术,孙杨的前途不可限量。

从对手方面分析,张琳和孙杨要面对的主要对手可能是朴泰桓、哈克特和梅洛里,相对而言,朴泰桓的状态最好,近几年,张琳、朴泰桓、孙杨之间的成绩经常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伦敦奥运会,这枚金牌也应该在几张亚洲面孔中产生。

正是因为有了孙杨和张琳,所以中国在4×200米自由泳上也就有了相当强的实力,加上新秀蒋海琦、李昀琦等逐渐提高成绩,中国在这个项目上也很可能会打开一个突破口。如果在交接棒等细节上再加以雕琢,这支队伍为中国男子游泳添上一枚奖牌,也是有可能的事。中国队在女子接力上有着良好的传统,男子接力想必也会“给力”。

2. 场地自行车:短距离上挖金矿

本报记者 王向娜

广州亚运会场地自行车赛场的争夺甚为激烈,很多项目几乎接近于世界水平,中国队在短距离上呈现了可喜的上升势头。

郭爽争先赛200米行进速度进入10秒,接近世界纪录;小将林俊红的成绩也在11秒左右,她的迅速成长和郭爽形成了女子争先赛的双保险。两人在女子争先赛的决赛阶段胜利会师,提早为中国锁定金牌。男子方面,张磊连夺男子团体竞速赛和男子争先赛两枚金牌,实现突破;男子短距离是日本队保持多年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队在此项目上也是第一次获得亚运会金牌。

北京奥运会之后自行车的设项进行了较大调整,除男女平均的原则外,在短距离项目的设置上有所侧重,共设置了男、女凯林赛、争先赛和团体竞速赛六枚金牌。广州亚运会的设项在改革之前产生,所以亚运会与奥运会的项目设置不太吻合。就奥运会项目来说,中国队在女子凯林赛、女子争先赛以及女子团体竞速赛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今年场地自行车世锦赛上,中国队拿到了争先赛和团体竞速赛的银牌。

男子方面,团体竞速算是一大突破点,虽然北京奥运会只拿到了第九名,未能晋级决赛,但该项目在本周期进步非凡,张磊、张淼、成昌松三人配合默契,取长补短,已经在世锦赛上进入到了前四名的行列。究其原因,中国自行车的进步与外教莫雷龙的加盟密不可分,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场地自行车正由郭爽一支独秀走向更多的冲金点。

作为自行车大国,自悉尼奥运会摘得铜牌之后,中国自行车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有奖牌入账。伦敦奥运会,我们期待金牌。

3. 双保险挑战双料冠军

本报记者 葛会忠

作为金牌数最多的基础大项,田径还有太多的金牌处女地等待开发。迄今为止,中国选手在奥运会的舞台上,仅在女子长跑、女子竞走和男子110米栏这三个项目上夺得过金牌。从本届亚运会中国选手的表现来看,虽然女子长跑风光不再,但是女子竞走和男子110米栏依然保持了较强竞争力,不过相比后两个项目,男子20公里竞走正成为中国田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项目。

在本次亚运会上,中国队凭借王浩和褚亚飞的双保险轻松拿下男子20公里竞走冠亚军,重演了上半年中国选手包揽竞走世界杯前两名的一幕。竞走是一个对节奏控制要求极高的耐力项目,如果在同一场比赛中,两名水平相当的顶尖选手可以在战术上形成有效的配合与呼应,无疑会大大增强夺牌冲金的保险系数。

不过对王浩和褚亚飞来说,他们要想在伦敦奥运会上为中国田径队冲击金牌,必须首先面对北京奥运会和柏林世锦赛双料冠军博尔钦的挑战。当时王浩和褚亚飞也都参加了这两场比赛,不过都在同场竞技中负于这个强大的对手,此外在去年的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无锡站的比赛中,博尔钦、王浩和褚亚飞也曾同场竞技,笑到最后的同样是博尔钦。只是从去年的柏林世锦赛之后,博尔钦就一直高挂免战牌。正是在博尔钦缺席的情况下,王浩和褚亚飞获得了今年竞走世界杯的冠亚军。

你对本届特奥会的主办方--上海满意吗?

上海的特奥会在我看来举办的非常成功 可以从五方面解读:

第一、组织

挑选了上海最好的竞赛场地供运动员展示技能,组委会挑选了上海最好的竞赛场地供运动员展示技能。修缮改造的30个比赛场馆已全部通过验收,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预期要求。运动会共设21个竞赛项目。足球、田径报名参赛人数最多,分别达到了1263人和1160人。本届运动会还设4个表演项目(板球、龙舟、舞龙和机能活动),其中龙舟、舞龙更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项目。1890名境内裁判员都经过三期培训并参加了模拟演练。所有竞赛项目都进行了综合试运转。

第二、接待

选择了全市96家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以及近2000户社区接待家庭,建立了六个服务“中心”,即迎送(注册)中心、要客接待中心、代表团接待服务中心、家属接待中心、新闻中心,以及运用多种语言提供24小时咨询、求助和信息服务的呼叫中心。食宿服务方面。为使参赛运动员能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选择了全市96家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以及近2000户社区接待家庭。为尊重伊斯兰代表团“斋月”习俗,专门设置清真席、念经堂。出行服务方面,已开通18条巴士穿梭线路,每天安排300多班次车辆往返于各场馆之间,提供点对点的专线服务。志愿者服务方面,4万名志愿者经过培训已上岗工作,主要提供语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其中有2034名志愿者为运动会提供6种官方语言(中、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及其他小语种服务。

第三、保障

37家定点医院开辟了运动员就诊“绿色通道”全面加强各项保障。比如:医疗保障方面,形成市、区定点医院和比赛现场医疗中心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37家定点医院开辟了运动员就诊“绿色通道”。食品保障方面,已对所有接待宾馆、接待社区、比赛场所等供餐单位实行食品安全巡查和评估,在每个接待宾馆成立食品卫生监督小组,全面实行动态跟踪。安全保障方面,组委会制订了全面的安全保卫方案和应急处置,确保赛事的有序进行和参赛人员的人身安全。按有关协议规定,还为相关人员购买了保险,涉及人身意外伤害、财产、货运等14项内容。

第四、动员

整个筹办过程始终注意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特奥会是体现社会人文关爱的重要平台,整个筹办过程始终注意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比如“走近特奥、支持特奥”巡回展,历时一年多,已有50多万人次观展。开通特奥热线、官方网站,推出公益宣传片和特奥专刊,在主要比赛场馆、商业街、交通枢纽等处张贴特奥招贴画300万张,悬挂宣传横幅、迎风彩旗等。还专门拍摄了特奥献礼影片《我的哥哥安小天》,发行了一套以特奥为题材的金银纪念币和特奥纪念邮品。通过营造浓厚的特奥氛围。

第五、转播服务

本次特奥会首次运用"全球眼"监控系统,记者足不出户便可将所有场馆赛事尽收眼底。本届特奥会一大特点是场馆比较分散,30个比赛场馆分布在上海的19个区县。而"全球眼"系统则覆盖了所有比赛场馆及开闭幕式场馆,它将现场图像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通过新闻中心内的电视墙,记者可以及时收看30个比赛场馆的赛况。由30个小屏幕和一个主屏幕构成的电视墙非常引人注目。小屏幕上显示的是每个场馆的场景,主屏幕则滚动播放赛事新闻,以及直播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盛况。本次特奥会新闻中心也是特奥会历史上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最先进的一个。新闻中心里的四个"移动打印站"也是首次投入使用的新科技。记者可以用打印服务磁卡在最近的一个移动打印站点打印,既方便迅捷,同时也确保了每位记者的打印件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中央五台NBA解说员的身高

你 好!里面有你想知道的!

苏群 1、《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

个人简介

生日:1968年8月26日

出生地:江苏无锡

毕业于无锡市一中、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

1992年起供职于《中国体育报》国际部、球类部

2000年起供职于《体坛周报》

2004年创办《篮球先锋报》,并担任总编辑

自1996年起访过4届NBA全明星赛、2次总决赛、王治郅加盟NBA第一个赛季和乔丹2001年复出共32场常规赛。

访过1994年和2002年两届亚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1995年瑞典哥德堡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和2001年莫斯科申奥大会。

多次在CCTV5转播的NBA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人。

个人风

江湖十年,目睹中国男篮兵败悉尼,兵败釜山;目睹NBA前辈共47位成名人物站在你面前;目睹乔丹带病打败马龙,瘫倒在皮蓬怀中;目睹第一个中国人踏上NBA球场……这么多江湖恩怨过后,还能求什么?唯一的感想和信条是:我可以不说真话,但我决不说话。

苏群博客

://blog.sina.cn/blog/1156966391

徐济成

著名的篮球评论员,圈内人称其为“大徐”,外语系的高材生,体育记者中的“盟主”。语言朴实却不失生动,在专业化的解说中,还时不时蹦出幽默逗趣的话语,善于将枯燥的篮球术语通俗化,希望自己的解说能让老大妈都能听懂。

[编辑本段]介绍

徐济成 山东人,1960年6月17日出生于青岛。13年,读中学时因为身材较高入选市业余体校参加篮球训练,后加入北京军区青年男篮,当了五年专业运动员。1982年经高考进山东大学英语系,1986年毕业后调新华社体育部。现任新华社体育新闻部记者访室主任,高级记者。专长报道篮球,与NBA结下不解之缘,编著《NBA五十年》一书。从1992年开始,被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聘为篮球转播顾问。从事体育报道十余年来,曾参加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和北京亚运会、广岛亚运会、曼谷亚运会,以及篮球、体操等世界和亚洲单项赛事访。做体育记者18年,先后访过篮球、足球、排球、射击、体操、曲棍球、皮划艇、击剑、羽毛球、网球和田径赛事,最痴迷的还是篮球,曾长期关注残疾人轮椅篮球,访过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

[编辑本段]经历

1960年6月17日出生于青岛。 13年,读中学时因为身材较高入选市业余体校参加篮球训练,后加入北京军区青年男篮,当了5年专业运动员。

1982年考入山东大学英语系,

1986年毕业后分配至新华社体育部任体育记者。专长报道篮球,与NBA结下不解之缘,编著有《NBA五十年》一书。

从1992年开始,被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聘为篮球转播顾问。从事体育报道十余年来,曾参加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和北京亚运会、广岛亚运会、曼谷亚运会,以及篮球、体操等世界和亚洲单项赛事访。现任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卫平

1960年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学习,1964年入东城区业余体校学习。1965年入北京青年篮球队,1966年入北京篮球队(其所在队曾获得 年全国冠军),13年入国家队。在国家队效力8年,司职二中锋,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

多次参加国际比赛,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所在队曾获:14年第7届亚运会第3名(伊朗,德黑兰);15年第八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泰国,曼谷);17年第九届亚洲锦标赛冠军(马来西亚,吉隆坡);18年第8届亚运会冠军(泰国,曼谷);18年第八届世界锦标赛第11名(菲律宾,马尼拉);19年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日本,名古屋)。18年,在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16支世界强队参加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个人总分排名第一的佳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锦标赛“得分王”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7年,在第九届亚洲锦标赛中,被评为最佳前锋。1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 年,获北京十佳运动员称号。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起任中国男子篮球队教练。任国家队教练期间,曾率队参加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1985年,马来西亚,吉隆坡),获第3名;第十四届亚洲锦标赛(1987年,泰国,曼谷),获冠军;第十届亚运会(1986年,韩国,汉城),获冠军;第十 届世界锦标赛(1986年,西班牙),获第9名;第 届大会(1986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获第 名;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获第11名。

1988年赴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多次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美、训练、比赛、考察,并组织及协助美国教练来华讲学。

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教师及翻译。

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

中国青年女篮技术顾问,多次安排、组织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

19至2000年任国际管理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负责中国男篮甲A联赛的宣传与推广。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座栏目——《篮球课堂》节目主持,中央电视台NBA 、CBA现场转播解说顾问、特约嘉宾主持,曾多次对NBA总决赛、全明星赛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及访报道,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收视佳绩,被广大电视观众誉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华社《体育快报》“观战指南”专栏作者。NBA时空专栏作者。搜狐网站篮球专栏作者。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点评中国篮球及世界篮球。

拍摄出版了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 10盘)。

著作有:《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译著《 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

2003年起,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领队。

张卫平体育天资突出,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有理想的身高、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智能天赋,10岁迈进素有“健将摇篮”之称的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少年篮球班接受基础训练。十四、五岁猛窜高个儿,弹跳强,力量好,动作谐调而迅捷,有超常的篮球意识与手感。教练、行家看准他是打篮球的“料”。上中学后转入东城区体校定向培训崭露头角,1965年刚15岁就选入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当时,好苗子云集的青年集训队竞争激烈,他作为前锋队员,身高、弹跳和力量占优,手脚迅捷“有活儿”,篮下攻击力强,头脑清醒睿智、意识好,基本技术底子磁实,进攻方式多,左右手都能投(篮),3--5米跳投精准。凭实力,他不到一年入选北京男篮一队。紧接“”狂飙席卷,运动队瘫痪,人员散失,而他仍保留队中。13年国家体委全面恢复各项运动、他选入钱澄海执教的新一届国家男子篮球队,司职二中锋。14年,他作为中国男篮队前锋参加第七届亚运会男篮比赛,获季军。

“”结束后,中国体育重归国际体联大家庭,参加的第一个世界级篮球大赛,就是18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获第11名。此前,他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八(15年)、第九(17年)两届男篮亚锦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8年)篮球比赛,摘得“三连冠”(军),已经加冕“亚洲最佳前锋”、“运动健将”耀眼桂冠的他,再彪加“篮下魔术师”的绰号。

第八届世锦赛,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世界“超级强队”角逐,16支世界劲旅交锋大战,中国队夺得第11名,令世界篮坛不可小觊,张卫平的上佳表现和最高得分功拔头筹。他被赛会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誉为“神射手”、获得“得分王”称号。张卫平进入自己篮坛生涯的巅峰期,时年28岁,即至19年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十届男篮亚锦赛冠军(“四连冠”),戴上“北京十佳(运动员)”之冠,他选择了激流勇退。

他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深造。1983年,从体院专科篮球专业毕业的他出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任国家队教练。张卫平辅佐钱澄海执教国家男篮跨四个年头,成绩斐然,除1985年带队迈出低迷期拿了第13届亚锦赛第3名;1986年第10届亚运会、1987年第14届亚锦赛连夺亚洲冠军、重显“霸主”之身。1986年作为调研组成员赴西班牙考察、并率队参加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获得第9名,首次跨进世界十强之列、创造了历史新章。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男篮保住第11位、较之他的前任们是从未取得过的最好名次,但对他尚存些许抱憾。

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张卫平23年(含“”7年“无战事”),征战国内外比赛千余场、退役后完成大学专科学业,30岁出头进入国家队执教,进而1988年奥运会后离开国家男篮赴美国深造学习、考察乃至工作(将近10年),他的运动生涯、人生轨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体坛,给一拨又一拨走下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们,呈现再创人生二次辉煌的“张卫平模式”,开“一代先河”。

近10年“舶”美的张卫平,身没离篮坛,情不凉祖国,期间往来大洋两岸,多次协助安排、以至组织中国篮球(男、女)队、省、市的篮球俱乐部经理人员访美,选外援,协调社会多方面力量开拓深层次、分批量以赛带练、兼考察,曾组织(协助)美国资深教练来华讲学送“经”。摸索先进的篮球理念、现代科技训练、比赛的“外学内用”;他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讲师加翻译。他从国家利益出发,思考的触角和视野深远而隽永,那就是“体育的变革性发展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及其演进论断。

世纪之交十多年间,他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活动,营造序列化、传统化社会大背景,开办“张卫平篮球课堂”训练营,把发现培养篮球新人的路拓宽,成才几率加大。令国人好一阵惊喜、更希冀厚望的新人王治郅、姚明们已经在世界篮坛彰显中国的骄傲与未来,也在史实般的接力并领跑着张卫平们播引的篮球生涯的价值轨迹。

90年代归来的他,为职业化变革方兴未艾的大中国球市构建“软件”平台。他用全新的思维、定位自己同快速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篮球运动助推模式,市场条件下篮球运动的经济属性“发酵”,篮球运动的文化元素以广义的人性化融合切入当今人们的生活,快乐篮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卫平的投入与辛苦是开创性、前卫意义的先驱之举,功载中国篮球职业化变革史册。2003年,张卫平改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的总教练;2005年兼任CUBA篮球事务资深主管。

张卫平身兼中国青年女篮顾问、频繁“架桥”组织中国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肩负国际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宣传中国男篮甲A联赛、推广青少年乃至教练员的技术培训;受聘主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篮球课堂》、《篮球公园》——“攻防解析”演示节目、NBA、CBA、CUBA比赛现场转播解说嘉宾、顾问,屈指十年,成为球迷与广大电视观众感悟生活乐趣的“一道意味独特的阳光窗口栏目”。

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知识化进而向“博士化”的总趋势,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走向成熟进程中的“体育现象”之一景。张卫平同样不失为先导者。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他早期的论文《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分析》、《策应打法成功的决窍》等见诸于《篮球》等专业杂志或中央级报端。有着鲜明的实战质感与理性经验谈。近期出版专著贯穿现代篮球理念张力、知识辨析的导向特质,展示撰著者的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加大年轻读者、球迷及普及教练人员的看点,还有译著《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都是普及性读物。而他编撰、录制、出版的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10盘)是其代表性力作,集现代篮球理念、科技训练思想方法之大成。

现任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

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

30而立,生于北京,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师哥师弟遍天下。

访过三届全运会,19上海(当年还在实习),2001广东,2005江苏;

三届夏季奥运会,2000悉尼,2004雅典, 2008北京

一届冬季奥运会,2002盐湖城,第一次访冰雪项目,亲眼目睹大杨扬冲破冬奥中国第一金;

然而安身立命之本,还是篮球。

经历四届亚洲锦标赛,1999福冈,2001上海,2003哈尔滨,2005多哈;

两届世界男篮锦标赛,2002印第安那,2006扎幌琦玉;

两届世界女篮锦标赛,2002江苏 2006巴西;

先后九次孤身深入美国,探访NBA人文地理;

王治郅在达拉斯,巴特尔在丹佛,姚明在休斯敦;

唯一曾经在这三地,全景目睹三大中锋加盟和奋战NBA的中国记者;

一路走来,不敢停步。

2004年雅典之后,离开《北京青年报》,与苏群、孟晓琦创建《篮球先锋报》任副总编,销量日升。

现为体坛周报篮球编辑,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

少读三国,左传,战国策,24史读到《明史》之后,不愿再读。

人生格言:平生不弄险,但不等于会在机会面前退缩

杨毅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一群人,他的风格以独到幽默著称

于嘉

生于北京

籍贯哈尔滨

年龄:28岁

职业:主持人、演员

身高:1.77 cm

体重:70KG

籍贯:哈尔滨

特长:游泳、唱歌

爱好:滑雪、开越野车

毕业院校:上海谢晋学院——表演系

最喜爱的CBA球队:江苏南钢

2000年3月,就读杭州商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二年级的于嘉在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NBA解说员大赛中,从一万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两名优胜者之一,从而代表中央电视台前往美国奥特兰解说于2月13日举行的第49届NBA全明星赛。

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

《篮球先锋报》高级顾问,看惯NBA直播的人都熟悉他那张表情生动的脸。单打能力突出,文字鲜活火热富有。正如他自己所言,篮球已经彻底融入他的血液他的生活。

9岁的时候第一次看NBA,记住了戴着蜻蜓眼睛一样眼镜的贾巴尔和沃西,忘了那个把球和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魔术师;12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奥运会,记住了“梦之队”的一切,忘了自己还有小学升初中考试;14岁第一次在全国俱乐部联赛决赛里看见大郅,忘了他身边那时还年轻的四大国手;19岁第一次访CBA总决赛在电梯里碰见姚明,忘了这家伙还算是个明星。

每到这个时候,总会觉得自己的。总觉得那个橘红色的篮球里,蕴涵着一种力量。这样的一种力量,已经彻底地融入了我的血液,被热烈跳动的心脏压向全身每一个地方,在孤单无助的时候,放射出温暖而坚强的光芒。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鲜活而火热的力量。

总想说说自己的,都因为自己从青涩的年代所挚爱的篮球。篮球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放射出温暖而坚强的光芒。

鲜活而火热的力量.